“推出的红色教育路线,既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又能寓教于乐,尽显红色廉政文化的魅力。”参观完八路军抗日誓师纪念地的一位党员干部说。这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以渭南廉政文化“一轴四点”工程为载体,探索反腐倡廉教育新途径的一个缩影。
富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雷丁林说,今年以来,富平县紧扣红色廉政主题,立足地域特色,深挖红色资源,依托渭南廉政文化“一轴四点”工程富平现场教学点,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主线,着力打造红色廉政文化“生态链”,让强劲的清风荡涤频阳,助力全县追赶超越。
富平县推出“红色教育路线”,整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八路军师抗日誓师纪念地,深挖廉政故事,找准廉政和党性教育的结合点,将红色文化串点成链,开设党性教育讲堂,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学员专题研讨谈党性、基地现场悟党性活动,用红色廉政文化潜移默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自觉当好新时代红色传人。截至12月1日,开展现场教学活动50余场次,余名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
同时,将廉政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把镇(村)主干道、围墙和广场作为传播廉政文化的主阵地,融入乡村整体规划,从廉、勤、德三个层面,打造“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家风家训”等主题文化板块,让廉政文化与好家风、好家训深度融合,传播“勤廉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正能量,全县多个美丽乡村融入廉政文化。
法治文化广场
结合非遗阿宫腔创新推出《青天女巡按》《红梢林》等剧目,打造地域特色廉政品牌;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宣传“六进”活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靶向式”面对面纪法宣传;实施“廉洁+文化+家风”战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争当廉内助、共树好家风”和“廉洁之风、从家开始”主题教育等活动,让廉政文化与好家风、好家训深度融合。
廉政文化宣传墙
老庙镇笃祜村是明代御史杨爵的故里,这里建有杨爵祠。村里不仅挖掘整理了这位因直谏而遭七年冤狱的“廉吏”的故事,还将故事“印”在了村广场的灯箱上。庄里试验区王庄村,通村路的两旁竖立着“廉”字石刻。美原镇建有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王翦广场……一个个廉政“种子”扎根百姓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党员和群众。
群众在廉政文化长廊前学习
“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廉政宣传教育新途径,依托廉政文化‘一轴四点’工程,结合红色廉政文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警示教育基地等,绘制‘廉政地图’,串点成线、聚线成面,增强品牌效应,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红色资源优势转化,拓宽教育领域,让频阳开满‘廉花’润心田。”富平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陈勇说。
来源:西岳清风网编辑:秦渭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