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管人憔悴,绿水何曾洗是非。人来问我红尘事,摆手摇头总不知。——石叠山碧云岛洞壁题诗

石叠山山石层叠之状貌

石叠山在陕西富平金粟山东四公里处,与金粟山实为一体,石叠乃频山山脉之尾翼。碧云岛居石叠山巅之阳,传为唐代刘姓仙人所凿。

板桥石室碧云岛

明万历《富平志》云:“刘仙颐养处在石叠山颠之阳,石洞额題曰。洞前石砌山田数亩,传仙种蔬所,不知何代人,亦不知何名。”后人据此及金粟山高禖祠建造年代,推断碧云岛亦创建于唐代。于今所见洞前山田不足半亩,说明几百年间山田垮塌为数不少?

板桥处眺望富蒲大地,数十里外蒲城县城的高楼亦可清晰拍到。

亿万年的造山运动和风雨侵蚀形成了石叠山岩体分崩断裂的状态,岩块堆叠如危楼,风化严重处摇摇欲坠。

危楼高百尺,手可掰石块?

据民间传说,明万历《富平志》的撰修者,后任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的流曲人孙丕扬曾在碧云岛读书清修,此举和嘉靖《耀州志》撰修者乔三石在大香山朝阳洞读书何其相似乃尔!

拱券石上如今刻着“碧云洞”(年修复时刻字)

明《富平志》:巡山而东,皆崚嶒难登涉,中有刘仙洞,洞额题曰。其最东为石叠山,一名楼子山。山之腹削崖若台,可登眺,亦北山胜地也。

石叠山前的富北大地

碧云洞

网上查询得知,年有人从碧云洞涧水泉捞出石刻楹联一条,并修复了断裂的清代同治八年所立石碑。该石碑为王联轸书丹,楷书,文字内容似为赞扬重修碧云岛的“二公”,称“其名亦与孙俱寿也”。

涧水神泉,后改为收集雨泉的井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