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生财有道》)从霜降开始,在陕西省富平县的曹村镇和庄里镇一带,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这里是富平尖柿的主产区,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橘红色的柿子,无论是老树还是新枝,都已是硕果累累,带给人们一种沉甸甸的喜悦,在我国,柿子的品种超过三百个,其中,富平尖柿是大家公认的最优良的品种之一,最适合用来制作柿饼。在富平县柿子种植比较集中的几个乡镇,家家户户都有这种蓝色的棚子,这是专门用来加工柿饼的,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富平尖柿,想要把它们变成富平柿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总共需要十二道工序。最近几年,富平柿饼的价格每年都有上涨,而且销路也是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社的进入和参与起了很大作用。从霜降摘柿子开始,陈平的合作社一下子热闹起来,在这里干活的人,都是他从周边乡镇雇来的,每天工钱至少要一百元。四十三岁的陈平,是土生土长的富平人,大学毕业后到省里的一家国企上班,后来辞职,做起了煤炭生意,年,他回到家乡,在富平县柿子主产区曹村镇办起了合作社。仅仅两年多时间,陈平和他的合作社就经营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进来。原因很简单,陈平通过打造品牌,通过电商和超市等渠道,让富平柿饼打进了高端礼品市场,价格也在水涨船高,农户们根本不愁销路,还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种柿子、做柿饼的积极性也是越来越高。村民马正旺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他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75岁了,现在,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屋后的柿子园里,到了柿子丰收的季节,老人更是每天都闲不下来。马老师的老伴今年也是75岁,身体也不错,马老师负责把柿子摘回来,他的老伴负责削皮儿,老两口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曹村镇马家坡村的王国建是一位残疾人,曾经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多年来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还要负担两个外甥的学费和生活费。陈平的合作社成立之后,他是第一批加入的社员,还被大家推选为合作社的理事,他家有两亩柿子树和三亩苹果树,年春节之前,他把苹果树砍掉,全部栽上了柿子树。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