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台:李静何仲华州台:戎彦美雨松成刚白水台:露露张麟刘博编辑:弋菲秀芬)目前,全市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我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查漏补缺。通过教育扶贫、党建引领以及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等模式精准扶贫,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富平县宫里镇董村小学共有学生余名,年之前,这里仅有一幢三层高的教学楼,设施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经过近四年的教育精准帮扶和资金投入,如今的董村小学焕然一新,不仅配备了计算机室、图书室、餐厅、公寓等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也让孩子们不用进城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富平县宫里镇董村小学教师王静:“以前我们学校只有一个投影仪,用多媒体上课,老师们还得排课,现在我们每个教室都有电子白板,极大的方便了我们老师,使我们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了好的待遇。”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富平县已累计改扩建、新建学校所,在提升和改善全县整体教育环境的同时,为教育扶贫提供了坚强硬件保障。在提升师资力量方面,富平县教育局还开展了教师和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从“扶志向、扶学业、扶生活”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活动,确保贫困学子能及时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富平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建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教育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活动,先后投入18亿元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华州区杏林镇李坡村由于地处秦岭脚下,植被茂盛,自然资源丰富。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李坡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这一思路,将内涵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户争取创业补助,发展特色农家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华州区杏林镇党委组织委员李蕊:在打造休闲旅游观光产业,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应该说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比较好。
华州区杏林镇李坡村村民袁宝:对我的帮助确实大,我从什么都没有,通过人家协调,自己努力,咱的日子明显比以前好多了。
白水县作为深度贫困县,在脱贫工作中也不断调整思路,结合当地产业优势,探索出了“村集体+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雷牙镇许家村共有村民人,其中贫困户69户余人,村民主要以种植苹果、花椒为主。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致富,今年3月,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最终成立了许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豆制品加工坊,并于4月份建成了以花干制作为主的“白水旺福兴豆制坊”,为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通过订单销售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带动脱贫的目标。
白水县雷牙镇许家村村民郝金英“村上干部把我介绍到这儿来,一月可以挣来块钱,再就是(合作社)有了盈余,年底我也可以分红嘛,我在这边干活,我还觉得非常满意,也挺高兴。”
白水县雷牙镇许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双进“(花干)销路很好,主要是咱陕西省十几个县,这产量目前就是每天来(箱),预计在12月底,这利润在12万左右,年底给15户精准扶贫户每一个人元的分红。
一年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力推进“三比一提升”行动,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利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苏陕协作、教育、医疗扶贫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脱贫工作。据统计,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已有4个贫困县,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审核:惠阳张涛李白冰
编辑:王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