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渭南“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富平县的八路军一二〇师抗日誓师纪念地、立诚中学、康庄烈士陵园、富平红星美羚乳业公司、富平奶山羊养殖基地、宫里镇大樊村参观采访,一起追循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共同感受今日富平产业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变。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新时代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抗日誓师为民族独立解放浴血奋战

“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还家!”这是当年八路军师出师抗日誓师大会上吼出的铮铮誓言。听着这情绪高昂、激动人心的口号,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

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陕北红军第27、第28军,独立第1、第2师和赤水警卫营及红军总部直属队一部正式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全师共1.4万人。9月2日,一二〇师在富平县庄里镇葫芦包塬举行了抗日誓师大会,朱德、任弼时出席大会,朱德讲话,一二〇师师长贺龙作誓师动员。

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还家!”英姿勃发的一二〇师全体将士吼出了这铮铮誓言。随后,部队陆续从驻地出发,经韩城芝川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一线,纵横万里,转战11个省,战斗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大跨度机动部队。

走进位于富平县庄里试验区的八路军一二〇师抗日誓师纪念广场,一座花岗岩材质的纪念碑岿然屹立,苍劲有力的“八路军一二〇师抗日誓师纪念碑”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纪念碑碑座和地台高9.2米,碑身高19.37米,深刻寓意着年9月2日抗日誓师之日,碑身周边的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誓师抗日盛景和激烈战斗场景。纪念地陈列馆里,采用典型的关中民居风格,通过“红军进驻、军民鱼水情、抗日誓师、浴血抗战、建立功勋”5个单元全面反映和还原了当年八路军一二〇师誓师抗日、浴血奋战的全过程。

据悉,该纪念地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情怀”为宗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为主线,展馆各个展示区突出“心里是红的,永远是红的”陈展主题,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传承、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共接待前来参观人员达余人次,其中中小学生达人次。

富平早期党团组织在立诚中学诞生

富平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早期党团组织诞生于立诚中学。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消息令各地国人备受鼓舞,消息传来,三秦大地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一片欢腾振奋,得知消息后,富平不少青年学生的爱国思想也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启迪。年夏,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由西安返回家乡创建学校。孙中山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立诚公学,胡景翼将军为学校题写“阐发最新的学说,陶冶理想的人格,创造健全的社会”的校训。

年,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总指挥胡景翼在富平向广大师生宣讲苏联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散发他们合著的小册子《列宁主义》。年下半年,就读于省立第三师范的严木三和亢维恪等人,组织成立了“青年同志共进社”。后在上海大学学习的李子健,在青年同志共进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范围更大的“渭北青年社”。年,在外求学的富平进步青年王佛宗毕业回乡,在县城第一高小任教,并在学校秘密建立了渭北青年社富平分社,在教师和学生中推荐《新青年》《共进》等进步书刊,积极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为富平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

年1月,严木三根据共青团西安地委指示,在立诚学校成立共青团富平特别支部并担任书记。同年3月,严木三转为共产党员,5月,严木三组织党员在庄里镇东门外的柏树林里秘密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了富平最早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立诚党小组,并任党小组组长。10月,又按照上级指示,在庄里镇以东的董家庄成立了中共富平县特别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从此,在党组织的正确引领下,富平一大批有志青年相继走上了革命道路。

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死的安息吧,生的继续战斗,新中国是我们的”,“保卫三边为人民服务,烈士英名永垂不朽。”这是年,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对参加康庄战斗的警三旅烈士的题词。

年,解放战争由战略退却转为战略进攻,为配合淮海战役,粉碎国民党军驰援中原的阴谋,西北野战军展开了冬季攻势。

康庄战斗从11月21日拂晓打响到23日清晨西北野战军奉命撤出战斗向铜川方向转移,历时两天两夜,共聚歼盘踞附近村落的国民党军人,并缴获了大量战略物资。战斗中,当地群众和游击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自愿为解放军腾房、做饭、烧水、冒着生命危险给前线送水送饭、帮助解放军撤离、打扫战场、掩埋遗体,为战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纪念康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富平县于年修建了康庄烈士陵园。年,富平县政府又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渭北战役康庄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后历经两次改扩建及保护修复,形成现貌。这里长眠着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目前,院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雕塑广场、纪念亭、华表、纪事碑、英烈纪念馆等纪念设施。其中纪念塔高19.48米,寓意着年发生这里的康庄战斗,塔的背面记载着参加康庄战斗壮烈牺牲的37名烈士的名字。

如今,虽然当年炮火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党在富平大地撒下的革命火种却绵绵不绝,我党领导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解放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已然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并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不息。

奶山羊产业擎起乡村振兴一片“艳阳天”

一桶桶新鲜的生羊乳通过机器运转,历经多项严格检测,再通过巴氏杀菌、分离脂肪、配料、浓缩干燥、包装等工序,拿到“出厂通行证”,一箱箱富平出产的羊奶制品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世界羊奶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陕西羊奶看富平”,这是国内外对富平羊乳产业发展规模、品质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富平地处陕西中部,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腹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优越的农业生态区之一。富平有着养殖奶山羊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积淀,目前,该县的奶山羊养殖产业基础、发展特色已经极具优势,已经初步形成集良种繁育、规模养殖、智能加工、现代流通、文旅融合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涌现出了红星美羚、圣唐、金牛等一批驰名国内外的全产业链羊乳企业。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奶山羊养殖产业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实施了“托管分红、带动就业、送羊入户、优价收奶”四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有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有力推动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达78万只,年产鲜羊奶20万吨,有着“奶山羊之乡”“中国羊乳之都”的美誉。

富平有两张优质特色加工业名片—柿饼、奶山羊,这是我们的两个拳头产品,也是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器”。富平县县长张海乾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富平县科学规划,开拓创新,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柿子种植加工、奶山羊养殖加工产业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甜瓜、葡萄、花椒等特色种植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县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王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