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卢琪
正月十一,年味正浓,富平县留古镇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笙箫彻耳,一台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充满“年味儿”的“村晚”正在精彩上演。人们三五成群、老少齐聚、把偌大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春节期间,富平县“我们的节日——新年喜乐会”主题新年迎春文艺活动,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七开始至正月十五依次在各镇(办)举行。一场场被群众誉为“村晚”的演出活动,接地气、年味浓,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让村味和年味融合成了一道独特的乡村文化盛宴。
“村晚”让春节有滋有味
舞蹈、小品、独唱……春节期间,一个个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富平县各镇(办)的舞台上轮番上演,村民们纷纷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让观众笑声不断、掌声不绝。
“演员都是我们村民,这样的‘村晚’接地气、有年味!”流曲镇炭村村民焦安民高兴地说到。
“1、2,来转,2、2,来转”……留古镇郭川村的舞龙作为该镇“村晚”首个出场的节目,村民们激动且兴奋,不管是参演群众还是观看群众,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郭川村舞龙队负责人杨涛说:“参演的队员们都很积极,只要有演出,哪怕再忙,一个电话,都会赶来,从来不耽误”。
除了郭川村的舞龙,薛镇的“巾帼”秧歌队、老庙镇尹家村的老鼓队、梅家坪镇的荷花灯舞、到贤镇的木偶戏等一个个特色节目,充实着“村晚”节目单,让这个春节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没有大牌的明星,没有绚丽的灯光,但是‘村晚’有淳朴的民心,有热烈的掌声与真挚的祝福。”富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朝晖说,来自田间地头的“村歌”、“小品”、“舞蹈”等节目在欢乐小调中演绎浓浓年味,反映出新农村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群众的舞台,百姓的舞台!”“感谢给群众提供展示的机会,我们要走出去,演出去。”每当“村晚”开始时,一条条弹幕飞快的刷过屏幕。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盛宴”,富平县还将“村晚”延伸到了线上,开启了抖音直播,平均每场近万人观看,最多一次同时观看人数达到2.6万人。
“村晚”荡漾文明新风
“农村改革新气象,三秦处处都变样,家家户户有余粮,村村盖起新楼房……”曹村镇“村晚”节目——单口快板《党的政策暖人心》,以轻快的方式歌颂党的政策、颂扬美好生活,向群众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就。
留古镇三寨村支部书记田存正的一首《脱贫路上奔小康》,既将群众的思绪拉回脱贫攻坚共同努力奋战的日子,又描绘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看了这些节目我感同身受,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在发展,惠民政策越来越多,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曹村镇郭家村村民郭红娣发自内心的说道。
各场“村晚”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通过精心编排节目内容,寓教于乐的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达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燃放烟花爆竹的少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