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陕西富平县的来国峰医院检查身体,愁眉不展。
他的妻子在前医院检查出来,患有乙肝和梅毒,甚至传染到了孩子的身上。
结果孩子一生下来就身体残疾,患有先天性传染病,这让他们一家非常悲痛。
最终孩子也没有保住。
可检查结果一出来,却让本来一脸悲痛的来国峰惊掉了下巴……自己的妻子,身体居然没有任何问题。
什么乙肝什么梅毒,根本什么都没有。
来国峰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对,确认检查结果没有问题以后,当即拨通了当时那个给妻子做手术的主治医师的电话。
但在电话里,当他问道孩子的下落时,面对他的质问,对方的回答却磕磕巴巴地,一副怎么都解释不清楚的模样。
这更让来国峰一时间更加起了疑心。
于是,他挂了电话以后,当场就拨通了报警的电话。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意外,竟然导致他不经意间挖掘出了一个潜伏数年之久,无比可怕的真相。
警方介入以后,很快将案件侦破,但最终被挖掘出来的真相,却让人膛目结舌。
来国峰并不是唯一一个被盯上的目标,派出所的案件结果显示,当地类似的案件,竟然还有五十五起之多!
那个在来国峰的妻子生产的过程中,负责给她做手术的主治医师名叫张素霞。
在被警方抓捕以后,她对自己欺骗这些父母,拐卖婴儿牟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或许是已经知晓了自己将要得到的下场,她表现得相当配合,老老实实地交代起了自己的犯罪过程。
当地类似的婴儿拐卖案件当中,居然有26起都跟她有关系!
张素霞年出生在富平县薛镇,自幼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头脑聪慧反应灵敏,在乡间颇为讨人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东窗事发时的那对夫妻,其实跟张素霞是同乡。
来国峰的父亲来天祥跟张素霞是小学同学,彼此之间算是知根知底,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来国峰一家才会主动找上张素霞为将要生产的妻子做手术。
张素霞初中毕业以后,成绩不错,便顺理成章地考上了中技,而后又转入卫校学习护理的知识。
毕业以后,就直接分配医院工作。
她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直到年左右,经人介绍,她调到了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工作,并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很快因为高超的技术和能力升任成了妇产科主任。
到东窗事发的年,她还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要退休了。
如果那时她运气再好一点,想办法把事情的真相隐瞒下去,她恐怕真的可以带着主治医师的名誉和待遇,功成身退。
张素霞从小到大在村里人的印象都非常好,在村民们的眼里,她简直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知书达礼,且前途一片光明。
听闻张素霞调到了妇幼保健院工作,甚至升职成了领导,村里人甚至一度以为,张素霞成了妇幼保健院的最高领导。
于是每当村子里有妇女要生产的时候,总会想办法拜访一下这位院“最高领导”,希望她能从中照顾一下。
有一次,跟张素霞也是同乡的祁昆峰,就带着妻儿找上了张素霞。
张素霞的娘家跟祁昆峰开的超市就隔了差不多几百米,祁永寿的妻子杨焕敏更是跟张素霞从小就是同桌,于是对这个老同学可以说是分外的信得过。
年的时候,祁昆峰的妻子王艳艳生头胎,杨焕敏带着她赶到了张素霞所在的妇幼保健院检查,张素霞看了之后,给出建议,带着她们到“自己的地方”去接生,杨焕敏也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甚至偶尔有自己的亲戚家的妇女生孩子,她也会帮忙联系到自己的老同桌张素霞,没有其他原因,确实是出于信任。
年的5月29日,祁昆峰的妻子王艳艳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但这两个孩子刚刚出生,张素霞就过来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被检查出来患有“双血型综合征”,根本活不到两三岁就会死掉,活下来也是个傻子,并劝说夫妻二人放弃治疗。
出身农村的夫妻二人哪里听得懂这些奇怪术语,被骗得一愣一愣地,只感觉一时间天都要塌下来了,哭成了泪人。
最终一家人商量过后签订好了放弃治疗的协议,交给了张素霞一百元,托医院专门抱孩子的野老汉处理。
之后,杨焕敏还特地专门去县城给张素霞送了一袋五十斤的面粉和一袋馍表示感谢。
直到两个多月后的8月10日,张素霞东窗事发,富平县刑警大队大队长杨建龙带着解救出来的一对双胞胎婴儿交还到祁昆峰王艳艳夫妇面前,他们才反应过来事情的真相。
祁昆峰一家对张素霞毫无警惕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粗心大意,张素霞很善于经营自己的形象。
在同乡诸人的面前,她永远都是一副能力出众,且乐于助人的形象。
她自己为此也是煞费苦心。
后来张素霞东窗事发以后,祁家和来家很多家属都表示,在他们眼里,张素霞这人一向“很好”。
来国峰的弟弟来彬锋曾经表示,一次妻子在她那里生完孩子以后,张素霞还特地找到妻子,对着她交代要好好照顾来彬锋的父亲来天祥,他小时候吃了不少苦。
这让一家人很是感动,倍感亲近。
年时,来国峰的大女儿出生,妻子董珊珊大出血,他们又找到张素霞帮忙。
但当时张素霞本人好像不在,但是她特意交代,让她的侄女帮忙,这让来国锋等人非常感激。
年下半年,来彬锋的妻子又要生产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已经过了预产日好几天,她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
医院很多医生都来劝说,希望来彬锋等人进行刨腹产。
但来彬锋此时却有点拿不定主意,因为手术费刨腹产的话报销完也要收一千元,顺产就只用收三百元。
于是这个时候他只好又找到了张素霞。
张素霞告诉他们,不用听那些医生的,等待顺产就好,她可以保证。
结果,来彬锋的妻子果真顺产成功,于是此后乡里的人对张素霞顿时更为信任,很多乡亲要是家里有小孩要出生,都会自发帮忙介绍到张素霞那里。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未免就有点送羊入虎口的悲哀了。
张素霞虽然在村里的评价有口皆碑,医院,很显然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很多医生都表示过,张素霞的医德存在一定问题。
刚刚来到妇幼保健院的时候,张素霞因为医术精湛,深受其他同僚的敬重。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时间一长,张素霞的真面目在其他医生面前就慢慢地显露出来了。
医生们发现了,张素霞很喜欢收红包。
又一次,张素霞的一个同学的女儿生产,完了以后家属给张素霞大褂里塞了两百元红包,张素霞没有半点推辞,很自然地就收下了。
当然这算是比较懂事的,当时确实存在这个风气,一些家属喜欢给医生塞红包,希望医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尽心尽力,但应该算是少数。
也有比较“不懂事”的,没想起或者是压根没准备给红包,这种情况张素霞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暗示他们,直到把红包拿到手为止。
张素霞在乡里名气不小,很多人都会主动找张素霞,但实际上她也不是每个孕妇都会亲自接待。
她面对孕妇,也会挑选感觉有把握的人,保证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年,一个大出血的孕妇找到了张素霞,请求张素霞亲自手术。
但接到电话以后,张素霞表示并不在本地,没有办法帮忙,想要以此推脱。
但院方和产妇都很相信张素霞的医术,甚至答应派救护车去接她过来。
但没想到的是,电话打过去,张素霞见再也没有理由推辞,干脆直接挂断了电话。
并直接把手机关机,医院怎么联络也联络不上。
不过万幸,产妇最后还是被救了回来。
但这件事情闹得很大,院方觉得张素霞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恶劣,所以把她撤职了,还停职了半年。
看到这里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谁?没错,想必年来国峰的妻子董珊珊生产的时候,跟这个大概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不过半年以后,院方看她反省态度良好,又恢复了她的职称。
直到张素霞后来最终落网。
年的7月15日,来国峰的妻子董珊珊,又将要生产,他们又来到富平县保健院请张素霞帮忙。
但没想到的是,董珊珊刚刚生产完孩子以后,张素霞就过来告诉他们,小孩出了问题,患有先天性传染病,还是个残疾。
因为母亲患有乙肝“小三阳”,还有梅毒,所以孩子生下来也不健康。
这个消息让来国峰悲痛欲绝。
一家人出于对张素霞一直以来的信任,所以没有多疑,很快签了放弃治疗的协议,花了一百元把孩子交给张素霞处理。
但后面的事情也就明了了,医院检查,却发现妻子没有问题,一来二去,心里也就起了疑心。
他报了警,警察了解过事实后,很快掌握了张素霞留下的蛛丝马迹,于是张素霞即刻便被抓捕归案。
随着张素霞的落网,那些不明就里的受害者也就纷纷浮出水面,警察们这才发现,群众报案的五十五起案子里,有二十六起都跟张素霞有关系。
简直罪大恶极!
法庭上,张素霞已经隐隐猜到了自己的下场,于是对自己的罪恶滔天的行为供认不讳,但涉及到她的其他同伙,却不肯多说一个字。
但明摆着张素霞不可能一个人作案,所以背后肯定还有其他人在暗中助力。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医院人心惶惶,纷纷怀疑其他人就是帮助张素霞的凶手。
最终,年1月14日,张素霞被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起初,张素霞处理婴儿其实完全是受人之托。
医院里很常见,经常有一些产妇,她们生下了孩子,但却不想继续抚养,担心这个孩子于自己而言会变成一个累赘,医院里。
理由有很多,有的都是因为孩子的身体问题,但也有的是因为夫妻感情问题,比如说夫妻不和感情破裂,只剩下了她一人,所以没办法抚养孩子长大。
这个时候,张素霞就会站出来,帮助她们把这些孩子处理掉。
然后再从中收取一些好处费。
她一直坚持着这个做法,直到年,有一个人知晓了这件事情,便告诉她,建议她不要等不要孩子的产妇出现,她完全可以想办法骗住这些父母,强行把这些孩子变成别人不要的孩子,然后卖给别人,以此牟利。
听过这句劝,张素霞一拍大腿,感觉茅塞顿开,几乎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犹豫,便干起了这门“生意”。
为了掩人耳目,她在接生孩子的时候还会特意在孩子的情况报告上面做手脚,让人们以为孩子得了非常严重的病,避免家人和孩子见面,露出马脚。
其实总的来说,张素霞的计划并不如何周密。
如果严格按照院方的流程一步一步走的话,张素霞其实并没有把孩子抱走的机会。
卫生系统都对新生儿有极为严格的规定,但张素霞利用自己职位的便利,利用其他医护人员对她的盲从,硬是从中得手了好多次。
有三名助产士曾经透露,年7月16日,孕妇董珊珊生产的时候,张素霞按照规定其实不能进入产房,但考虑到产妇和张素霞主任是彼此认识的人,所以就没有阻拦。
客观的说,张素霞的犯罪行为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院方在管理上的疏忽和松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