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中流淌着,不知不觉来桥西工作快两年了。多个日日夜夜,从刚来的陌生到现在对桥西的依恋,从刚来的迷茫到现在的干劲十足,从熟悉工作、适应环境、融入生活,一桩桩、一件件往事都铭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桥西磨炼了我的意志,给了收获也给了我荣誉,先后两次被渭南市直机关工委评委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齐村镇党委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培育贫困户发展“家庭微循环经济”受到陕西新闻联播报道;“三比一提升”活动被县委组织部作为扶贫典型宣传报道;年4月,我被渭南市委宣传部评为第一季度扶贫类标杆人物,7月被评为全市优秀第一书记。
荣誉的背后是一段五味陈杂、极不寻常的扶贫路。
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第一书记马军辉(右)陪同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党耀升(中)、副局长王震轩(左)入户检查扶贫工作
走访调研投石问路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要致富,必须要依靠土地、依托产业,依循地域传统优势。
刚到桥西,我迅速融入到群众中,吃住在村上、工作在村上、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村上,很快实现了从机关干部到驻村干部的身份转变。
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第一书记马军辉(左)与村党总支部书记王运龙为群众修路
为全面掌握桥西村情况,我与工作队其他2名成员利用半个多月时间走遍全村40户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看种植、羊舍猪圈看养殖、基本摸清了全村产业现状、贫困底数及致贫原因。随之又主动放弃周末休息,走遍桥西7个村民小组,与群众座谈交流,征求工作意见建议,完善修订了全村户家庭档案资料。那时候正值数九寒天农村很冷,我坚持白天走访、晚上学习扶贫资料,冻得受不了的时候,就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双脚不停的在地上来回抖动,每天坚持学习到凌晨以后。随之我又面临着严峻的生活习惯的考验,在机关的时候,一日三餐按时进行,到了村里,每天两顿饭,而且要自己动手做,常常忙的时候把两顿饭合一顿饭,最后干脆把一顿饭也简单化了。为此,两岁多的儿子也常常夜半三更起来,哭着闹着要吃东西。面对桥西传统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等现状?我焦虑难安,常常夜不能寐。
产业是脱贫的治本之策!
与群众座谈,与党员干部座谈交流,我提出“党建强、产业旺、文化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发展思路,确立以“巩固奶山羊产业、扩大柿子规模、提高葡萄管理、推广优质花椒的四大产业,重点是按照绿色生态的健康理念,提升集体经济80葡萄园管理,推广优质花椒,打造亩无刺花椒示范园”的发展目标。同时鼓励群众发展奶山羊养殖业,依托富平尖柿的优势,壮大其规模。坚持绿色发展、产业振兴,打造勤劳尚绿、醉美桥西。
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第一书记马军辉带着孩子在集体经济葡萄园劳动
观摩学习寻找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越宽泛致富路子越广阔。
年3月,在我经过多少次网上学习、网下查看后,我带领桥西三委班子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群众代表,先后6次赴延安、蒲城、白水、杨凌农高会等地观摩考察,深入产业有特色的村子学习先进致富经验,观摩致富产业,现场谈收获体会和发展思路,激发了桥西人产业致富的动力。记得在富平北部山区考察花椒树时,一大早我们顾不上吃饭,自带干粮,深入山区的沟梁山峁,穿梭在花椒树下,现场洽谈引进优质花椒树苗多株,我们自己动手挖树苗,华娇慈划破了干部们的胳膊,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面对饥饿和辛苦,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件事让我感动不已。第二天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帮助贫困户栽种40多亩。后来我又筹资5万元引进无刺花椒树苗多株,发展无刺花椒示范园80多亩,带动贫困户栽种10余亩,为桥西村产业转型提升奠定了基础。
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第一书记马军辉(左)疫情期间给学生送书上门
壮大奶山羊产业,引领田间种草、青草喂羊、羊粪便填入沼气池、沼气烧水做饭、沼液施肥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我经常带领党员干部深入集体经济葡萄园义务劳动,让干部在劳动中学习葡萄种植技术。邀请奶山羊、柿子、花椒和葡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羊舍猪圈现场授课,累计产业技能培训多人次。如今葡萄产业园果繁叶茂,柿子树遍布田间地头,让群众们看到了绿色的希望,发展优质花椒产业为群众培育“银色银行”!
项目强村振兴路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域经济活力。
通过多方协调,协调资金90万元,建成了桥西村葡萄交易中心和葡萄冷库,繁荣桥西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协调资金60万元对党尧组村道排水设施提升改造,彻底改善了60多户群众的居住环境。协调资金10万元扶持建设存栏只奶山羊场一座,为引领全村养殖业发展做出了样板。协调有关部门对集体经济葡萄园滴水灌溉设施提升改造,做到水肥一体化,滴水灌溉设施延伸到每一棵树下。投资多万元新建的桥西村党群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确保党员教育、民主管理、群众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场所、有设施、有人员,为党建强、产业旺、文化兴、村庄美、百姓富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父子上阵携手同路
我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女儿年出生,儿子年出生。
年11月我到村里工作后,女儿刚上一年,儿子两岁多。之前父母亲曾帮我们带过一段孩子,因老人身体不好,放不下老家的农田,撇下两个孩子回农村去了。
医院上班,无暇照顾。两个孩子谁来管?我陷入了两难境地!
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带着儿子携手踏上扶贫路!
刚开始图图(儿子的乳名)哭着喊着要妈妈、要姐姐,一个多礼拜后慢慢适应了!年疫情防控期间,图图在家呆了两个多月,孩子不在身边,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有一次是周末,儿子在房间里睡觉,我和群众去地里看花椒树,回来发现我房子的窗下围了好多人,离老远就有人喊我跑快点,走近后才知道我走了后孩子醒来了,一直在哭着喊着,周围的群众听见了,拿来凳子和钳子,准备剪短防盗窗把孩子抱出来。群众告诉我,破坏的窗户他们自己修,不能苦了孩子。感动涌上心头,我第一次在桥西流泪了。
快两年了,图图熟悉了桥西,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桥西的叔叔阿姨也成了图图的亲人。
每当夕阳下,图图跟在我身后,活跃在田间地头,或是在村室陪我加班加点工作,大家戏称为我们是:父子扶贫尖兵!
战疫情抓春耕夯实致富路
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正在老家与家人团聚的我焦虑万分,由于老家地处大山深处,恰逢雨雪路滑。正月初三天气稍有好转我便驱车返回桥西村与大家坚守抗疫一线。连续50多个日日夜夜,我组织群众落实了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居家隔离、健康排查、设卡值班等措施。春耕开始后,我又与党员干部走进集体经济葡萄园松土、剪枝、帮架、施肥、打药,提前完成了80亩葡萄园的春耕任务,先后3次组织桥西柿子大户陈银亮、葡萄种植带头人赵长庚等“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柿子葡萄修剪、拉枝技巧,带领群众清理田间地头U型水渠杂草淤泥多米,浇灌农田多亩。
受疫情影响,养殖户的鸭子滞销,我依靠媒体推动,赴西安、阎良、渭南等地宣传推销鸭子,帮助贫困户及群众出售鸭子多只,省市县电视台及CCTV13新闻直播间、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