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小虎)5月11日,省卫健委、省工信厅在富平县刘集镇举办水源性高碘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据了解,刘集镇是我省确认的第一个水源性高碘病区,此次活动旨在巩固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成果,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水源性高碘防治工作的认识。
活动中,省卫健委、省工信厅、市卫健委、富平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积极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彩页和健康问卷,讲解什么是高碘病区、高碘对人的危害等知识,告诉大家高碘与缺碘同样对人体有害,高水碘地区的居民一定要购买和食用无碘盐。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群众发放无碘盐和印有宣传口号的盐罐、水杯等礼品。
随后,工作人员还走访了当地的超市、餐厅,了解无碘盐的售卖、使用情况,并到刘集镇中心小学了解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的发病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富平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向省级专家汇报了全县高碘防治工作现状,各位专家就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进行现场讨论,并提出意见与建议。本文来源:渭南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3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