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卢琪

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仿佛给人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使原本忙忙碌碌的生活进入了“休眠状态”。但在频阳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守岗位、下沉基层,奔赴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尽管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但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抗疫“战士”!

群众健康的“安全员”

“我愿意,我报名!”“身为党员,就要先冲锋!”新一轮疫情阻击战在三秦大地打响!根据上级指挥部工作安排,富平县卫健局先后两次发出“征集令”,招募“白衣战士”出征西安。“征集令”一发,广大医护人员纷纷请缨,驰援西安!

年12月30日凌晨五时许,第二批医护人员踏上了驰援西安的大巴,车辆打火、车轮转动,孩子的双手,不停挥舞;母亲的牵挂,无限延长;领导的叮嘱,四处弥漫。

“爸爸,你打跑‘大怪兽’后就快回来!”医院医生范庚五岁的小女儿强忍着眼泪,送爸爸出征,看着大巴远远地驶离视线,直至消失在夜色里,孩子的小手依然挥着没有停。

截至目前,医院、医院、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富平“白衣战士”,怀揣仁者之心、身负医者使命,奋战在西安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三秦大地筑起了一道抵御病毒的“防火墙”。

前沿“疫”线,一名名富平“白衣战士”全力与时间赛跑,竭力与病毒抗战;阵地“后”方,一名名富平“白衣战士”面对返乡高峰,不敢懈怠军情丝毫,全力以赴保证“大后方”的安宁与安全。

“小朋友,来,别紧张,张嘴!”

“阿姨,请您排好队,保持一米安全距离!”

每个社区、每个村庄、每个核酸样本采集点,总有富平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一站就是一整天。在呼啸的寒风中,在寒冷的冬夜里,各个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村入户,为居家隔离的群众核酸采样,为群众宣传抗疫科学知识,隔离面屏上结成了雪花一般的白色冰花,这是象征“白衣战士”的“坚毅之花”。

富平医护人员们不畏寒冷,不惧辛苦、义无反顾冲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直抵疫情防控核心战场,他们用双手为群众撑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群众安危的“守门员”

“爸,对不起,今年恐怕又不能回家陪您过年了!”

“昭辉,把乡亲们保护好,比啥都好!”

忙里偷闲,朱昭辉在瓦头坡疫情防控检查点,心里怀着深深的愧疚,给合阳老家的父亲打了个电话,听到父亲这样说,他的心里总算踏实了一点。

朱昭辉是富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淡村中队中队长,他所在的淡村镇瓦头坡段是富平通往西安、咸阳的交通要道,往返车辆较多。

为保障富平人民的生命安全,富平县公安局决定在瓦头坡设立疫情防控检查点。得知这个消息后,朱昭辉主动请缨,率队驻守瓦头坡,设立远端分流疏导岗、现场指挥维护岗、解释劝返警戒岗,带领14名辅警分成两组,每班7人,24小时轮流值班,配合各部门合力开展驾乘人员的检测筛查、劝返劝阻、强制隔离和货物检疫等防控工作,有力保障了检查点各项执勤工作的高效运转。

孩子是父母的期盼,父母也何尝不是孩子的归宿!长期扑在工作上的朱昭辉已两年没有回家过年,“每年都因特殊情况让计划打了水漂”。可是,突然反复的疫情让他不得不面临着再次“食言”。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打电话,“好让爸妈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朱昭辉是富平全体交通警察的缩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初心、铸不凡,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感动瞬间,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全力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安危,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群众安宁的“勤务员”

临近三九天的深夜,比平日里更冷一些。

晚上9时的指针已过大半,富平县流曲镇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办公室灯光明亮,卫健办主任姚欢依然坐在电脑前核实、比对、分类、汇总各类防疫工作信息。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姚欢的固定工作便是早晨8时开始下沉至各村,逐户为群众解决防疫相关问题,带着村民采集核酸,对接镇上两个卫生院的工作。待做完各村的工作,回到办公室已下午4时左右。接着。她开始整理疫情防控群里上报的各村返乡人员登记表、返乡人员管控表和每日核酸采集人员名单,天天如此,从未停歇。

突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